单位名称(全称) | 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 | 单位所在地 | 新疆乌鲁木齐市南昌路403号 |
---|---|---|---|
单位属性 | A独立科研机构 | 是否属于科研机构转制型企业 | 否 |
所属行业 | A农、林、牧、渔业 | 上级主管单位 | 新疆农业科学院 |
成立年月 | 1979年02月 | 法人 | 赵奇 |
单位联系人 | 李晓荣 | 通讯地址 | 新疆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南昌路403号 |
电话 | 0991-4585036 | 传真 | 0991-4503184 |
主要业务 | 应用杂交、诱变和生物技术相结合开展农作物高产、优质、抗逆新种质的创制和新品种的选育,引进和示范推广等工作,功能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及生物信息学相结合进行植物功能基因的发掘、调控机理研究及分子调控网络研究以及作物生理生态与调控机制、土壤养分高效利用、种子包衣、作物化控、新技术研究、新产品研发与示范推广。 | 服务内容 | |
专业技术人员 | 博士12人;硕士23人;本科10人;高级职称21人;中级职称11人;初级职称8人; | ||
单位简介 | 新疆农科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成立于1979年。本所是新疆自治区一级学会——新疆原子能农学会的挂靠单位,亦为新疆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全所49人,研究员6人,副研究员及高级实验师15人,中级职称11人。研究所自1978年以来有42项成果获奖,其中省部级奖32项,省部级二等奖以上成果18项。获得国家专利3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0余篇。全所拥有整套分子生物学仪器设备。可进行基因克隆、构建、分子检测、基因转化、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基因功能验证等研究。实验室开展农作物优质、抗逆性状的分子生物学机理研究,带动农作物品种的遗传改良研究,突出农业生物技术研究特色。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性研究,成为自治区农业生物技术领域科技创新的源头和学科优秀人才的培养基地。 | ||
实验室介绍 | 我所现有农业部和自治区科技厅挂靠新疆农科院的两个重点实验室,一是2011年挂牌的“农业部荒漠绿洲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区域)”,是国家“十二五”建设的30个学科群、228个重点实验室之一。实验室春小麦、冬小麦、玉米、棉花的作物生理生态、作物栽培技术和现代农作制度3个研究方向。 另一个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实验室“新疆农作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现有科研仪器设备300余台(套),价值1000余万元,具备从植物细胞学、植物病理学、植物生理生态、分子生物学等方面进行农作物生理生化分析、基因克隆、DNA、RNA、蛋白质和细胞水平的研究条件。 |
||